從平凡到亮眼:我的首次接髮體驗故事
上周,我在台北的台北體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接髮,地點選在了風靡一時的「樂事ABBY專利接髮」。🌟 作為一個平日不太變換髮型的人,這次的轉變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期待!
上周,我在台北的台北體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接髮,地點選在了風靡一時的「樂事ABBY專利接髮」。🌟 作為一個平日不太變換髮型的人,這次的轉變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期待!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給它們一片生存的空間 覃競 前幾日,陪著中科院一位姓曾的教授吃飯,受益匪淺。 他是一位研究羚牛的專家,從八十年代就開始從事著對羚牛的研究。這次他帶著一位女弟子,比我小一歲,卻已經是博士學位的生態學專家。 當天,保護區的龔老師騎著自己的摩托車到沙窩子的山里帶他們觀察了12條山溪鯢,據說最大的一條估摸有15公分長短。 龔老師當天還前往了藥子梁,但是并沒有見著羚牛的痕跡。 在閑聊期間,談起關于羚牛的事情。 此時,我才獲知羚牛的孕期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一頭,平均壽命為12-15年,它的天敵是豺、豹等野生動物。 我2008年去了藥子梁,因為給大伙做飯,沒有親眼目睹羚牛的姿態,但從頭兒的照相機里看到了成群的羚牛群。其中還有一家三口的牛兒,悠然自得的吃著青草,浸透著濃濃的親情和大自然的美好。 2009年,我再次去藥子梁,見到了羚牛的真面目,卻是奔波了十幾公里的山路,爬了懸崖峭壁,穿了高山草甸后,僅僅只看見了幾只稀稀拉拉的牛兒。 隨行的一位朋友告訴我,說他在幾年前曾經見到有上百頭的羚牛群。遠看牛群好像天邊的云朵,那種感覺非常美好和壯觀! 通過教授的講解,我獲知了羚牛在自然界的生存是殘酷的。除了面對自然災害外,還要面對一些疾病的威脅和牛群內部的紛爭。一頭母羚牛每年只產一個幼崽,如果我們再不保護生態和環境,那么可憐的羚牛只會逐漸減少,直到滅亡。 其實,還有一些事情也讓我感觸較深。 小時候,我和父母一起在河邊淘沙,經常看見大鯢,我和弟弟還調皮的把它們帶回家玩幾天,然后把它又放回河里。 它的叫聲很像小孩子的哭聲,在夜里有些害怕,總是慘兮兮的。 那個時候,從來沒覺得它很稀奇,母親在河里殺雞的時候,它們會三五一群的來搶著吃雞的內臟。 我們上中學時候,從書本里獲知它是珍惜的兩棲動物,需要我們人類共同保護的時候,人類卻更瘋狂了,每天夜里會打著手電滿河的抓捕。 現在河里別說是大鯢,就連普通的魚也越來越少。有次聽一個人說他吃過大鯢的肉,我當場都不停地發干嘔,想著小時候都覺得它的叫聲像小孩,這個人怎么能吃得下去,但那人卻是一副得意的模樣。 ------ 5月初,我去了三官廟,不但拍了熊貓,而且還給那只熊貓喂了許多我在林間采摘的竹筍。 它很貪吃,也很可愛,非常的友善,連外國人來了,只是哼哼了兩下,看大家沒什么惡意,便又繼續的大吃特吃。 我在想,三官廟之所以能得到熊貓的青睞,與它的人文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通往那里的路邊大都是木竹和箭竹,山上的叢林里也生長著遍地的竹子,河里的水質非常的好,基本沒什么污染。 熊貓生活的如此愜意,更在于當地老百姓的淳樸和善良,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是可以說明的。 當地一位姓張氏農民,他的妻子小名叫九香,很是潑辣。一天,她牽著自己家的黃牛在門前犁地,一只熊貓竟然窩在地邊看著她干活長達十幾分鐘。估摸著熊貓也是來看稀奇的,或者是覺得女人犁地是件牛氣的活計。 還有就是小兵哥哥和熊貓的故事。當時,大古坪一位姓宋的農民在山崖下發現一只熊貓,無精打采的,好像是生病了。小兵哥哥得到情況后,順利將這只熊貓帶回來保護站照顧。 大家猜猜是怎么弄回去的? 原來小兵哥哥一邊拿著竹枝,一邊陪著熊貓步行走著。村民們看著小兵哥哥走前面,熊貓慢悠悠的跟在后面,大家紛紛開懷大笑,都說那只熊貓好像和回家的孩子一樣。 這些事情雖然是聽可靠人敘說的,但我卻深信不疑。因為我看見的那只熊貓就是當地農民喊著“貓貓,吃點”才讓我有了親近它的機會。 我和熊貓之間有一種默契和理解,我能感觸的是它對我們的依賴和信任。 聽了曾教授的言語,又回想了自己經歷的那些過往過后,我一直在思考著這些動物的將來。 我覺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和諧家園,人類應該將自私、貪婪徹底滅絕,用我們的熱情去鐘愛大自然的一切,保護著生物多樣性和均衡發展。 要是更多的人像三官廟百姓一樣,我們的羚牛、大鯢,甚至更多的生物就不會頻臨滅絕。 我們在更多的時候應該捍衛和尊重那些可憐的動物的生存權利,讓它們自由的生長在地球上,和人類一起享受生命的美好! +10我喜歡
李成友作品兩章 閃小說: 寵物狗 長著一身棕色毛皮的泰迪犬搖著它的小尾巴在大廳里逛來逛去,一臉的春風得意。 泰迪犬是幸運的。因為它失去了一只眼睛,犬毛結節主人討厭地將它趕出了家門,然而,它因禍得福被善良的一姐收養抱去了單位。因為它嘗到了流浪的滋味,所以十分地珍惜這次機遇,盡可能地學習一些本領,贏得新主人的歡心,它時常學著人的姿勢站立,前腿很自如地微微抬起仿佛在給人鞠躬,后腿慣性地往前挪動,,時不時地搖著靈活的小腦袋,泰迪犬很有自知之明,無奈是另類物種,無論怎樣模仿終不能有變種的能力。 它的乖巧得到了新主人的賞識,新主人著實給它打扮了一番,穿上棕紅色小馬甲,打上裹腿,戴上一幅墨鏡,簡直就是舞臺上的一個小丑。逗的大家開懷大笑。 泰迪犬最大的本領就是學會了為主人叼東西,不知它從哪兒得到的一枚鮮花,含在嘴里,坐在新主人面前,等待主人纖纖玉手的撫摸,它的小尾巴不斷地在地板上掃來掃去。 單位員工都拿它開心,它也得到了許多施舍,小尾巴很有節奏地搖來搖去,搖的很可勁,嘴里不時地發出“嗚嗚”撒嬌的鼻音。新主人撫摸著它柔滑的軟毛,它伸出舌頭舔一舔新主人的手心手背,感覺酥酥地溫熱。 所有人對它是寬容的,它可以隨意進出辦公室、大廳、休息室,可以爬桌子上板凳,那怕隨處大小便,都不會得到大家的呵斥。 但它對打掃衛生的老阿姨卻十分地排斥,因為老阿姨常常訓斥它大小便的隨意性,泰迪犬見到老阿姨就退著步子一陣陣狂咬,一直退到新主人身旁,然后對著新主人撒個歡兒。新主人抓起它抱抱拍拍它的頭安慰一下,隨后,大家互相傳遞著抱抱,它感到十分地舒心。老阿姨總是躲閃著它,唯恐防不勝防被它襲擊致傷。 一次,老阿姨打掃衛生發現它仍在隨意大小便,發生了沖突,泰迪犬瞪大一只小眼睛,豎起小耳朵,犟起小尾巴步步緊逼,一陣狂咬,直逼得老阿姨差點掉進樓道里。這使它更加自豪,心里特爽,自此,有事無事它可以在大廳里狂咬一陣。 它忽然覺得當寵物真好,可以享用常人得不到的恩寵和榮耀,它似乎覺得與新主人有些相見恨晚。 --------------------------------------------------------------------- 詩歌: 迷途 車輛行駛在漫無邊際的山路 行程的疲勞讓我恍惚瞌睡 我在顛簸中做著一個又一個 精心設計的春夢 醒來時已轉換了季節 總也找不到我所要的風景 我搜索著記憶中的密碼 一個個鏈接失敗 我懷疑是不是被自己的靈魂出賣 不然,為何尋找不到曾經過往的風景 它們都與我背道而馳 我像一只無頭的蒼蠅 怎么也理不出一根明細的神經 這使我第一次感到 迷失方向的恐慌、茫然和無助 我只能跟隨時間和日月星辰前行 慢慢找回沿途迷失的自己 完成一次次蛻變 重拾一路的風景 每個人的人生必須好好經營 有時,一個不經意地閃失 就會無情刪除所有的方向與風景 +10我喜歡
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又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了一半”,這些都足以說明開頭的艱難以及重要性。是的,每做一件事,在開頭總要經歷很多困難。但是開頭難,結尾又何曾容易? 開頭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面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有些畏懼,害怕會失敗,就總是不敢輕易嘗試。當我們戰勝了恐懼,決心要放手一試的時候,我們又會糾結要怎樣開頭才是最好的。 而結尾更難的原因是,世事變幻莫測,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會面臨怎樣的困難。生活永遠不會按照我們預定的軌跡行駛。我們做的每一件事不可能都會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一帆風順。“行百步者半九十”。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華麗的開頭,黯淡的結尾,這件事也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敗的。就像寫一篇文章,煞費苦心地把開頭寫得引人入勝,但是結尾卻草草了事,這也算不上一篇好文章。 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從小就聽過。烏龜雖然在開頭的時候就遠遠落后于兔子,但是面對這個糟糕的開頭,它沒有因此放棄,而是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爬向終點,最終贏得了比賽。而那只兔子開始時占盡了優勢,之所以會慘敗,就是因為它在開頭獲得了一點點成就就驕傲自滿,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生活中不乏像那只兔子那樣的人,他們往往開頭的時候做得完美無缺,謹小慎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慢慢地失去了之前的熱情,就開始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最后的結果只能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擁有好的開始,要想以好的結局收尾尚且不易,面對不好的開始,要想收獲好的結尾就更是難上加難,這需要極大的信心和勇氣。要堅信自己能夠反敗為勝,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盡自己所能,絕地反擊,結局即使不完美,但努力過也就沒有遺憾了。(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但是,笑到最后的人不一定都是開頭笑得好的人。再好的開始,如果沒有堅持,也是徒勞,最后只能輸得一敗涂地。所以,一旦開始了,就應一如就往地朝著目標邁進,善始善終,方能無悔! +10我喜歡
原創: 一棵花白 以前我特別喜歡從死的角度來看待生。 我常常想,人總歸是要死的,那么活著的時候,要做最喜歡的事情,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要順從自己的心意而活,這樣即便哪天突然發生意外,一命嗚呼了,也不覺得白活一場。 我還常常喜歡假設一個問題:“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那么今天我想要干什么?以死亡的必然來看,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因為現實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人生有各種死法,有些人年紀輕輕走在大馬路上飛來橫禍,有些人纏綿病榻卻活了八九十歲。 我近幾個月一直在想,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僅被語言欺騙,更是被邏輯欺騙。人類的文字和語言,經驗和邏輯,常常讓我們無法依托實際而生活。 人死的時候,要么是一瞬間,根本來不及再去做什么想做的事,要么就是身體某個器官異常痛苦,或者極度衰老無力,最好的選擇就是躺著,還談什么夢想,談什么愛好。 而當你生病或者殘疾的時候,你很快會適應那種生病的狀態,并且對此習以為常。 或許,我們都被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唬住了。 前幾天看《中國機長》,我想,如果我是歐豪飾演的飛行員,飛機擋風玻璃破碎,我一瞬間被吸出窗外,照我這個膽量,當時我就涼涼了,哪里還能死抓著窗框不放呢? 可如果真把我放在那種境地,按照求生欲本能,我可能不僅會抓住不放,還會手腳并用,能抓哪兒抓哪兒,說不定連牙都要用上。 以死來看待生,還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總覺得人生太過短暫,不愿意做長久之計。 從想死到想生之后,恍然發現如果不死,人生還有四五十年可活。這剩下的四五十年要干什么呢? 如此一來,就可以理解為何世人要結婚生子,要謀求一份穩定長久的職業。人生太漫長,需要有確定的東西將它填滿,需要有穩固的框架來沖淡迷茫和孤獨。 這么看來我內心還是很強大的,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一條折壽的路,還樂在其中。說不定還能把它過成一條長壽的路。我嘗試了一種不同于身邊人的活法。但是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和我一樣。 每個人生活的圈子不一樣。一個特別的人如果不愿意與人交際,那他很容易就會成為其中的異類。但是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特別的人,當這些特別的人相逢的時候,才會覺得原來我們如此普通。 常常想著死也沒什么不好的,未知死,焉知生。心中有死亡,讓人更敬畏生命,珍惜時間。常常想一想長生不老也很有必要,未知生,焉知死。 年輕人,還是要少走極端。 +10我喜歡
晨曦,一片絢麗的花瓣 劃出一道優美的圓弧 吻盡生命的青翠蔥蘢 凝望著纏綿一世的花枝飄零 醉過的心 空虛 飄渺 眩暈間粉碎飄放在風中(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陽光,在樹影間輕輕地搖晃 鮮美的花朵放肆著詭秘和凄艷 吐露著如潮的芬芳后疼痛墜落 溪中花瓣如雪 水流潺潺 空靈四溢 靜聽幽谷的回音 還有大地朦朧的嘆息(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心湖幽深寧馨 蕩漾著夢的潔凈色澤 音樂,悠悠的盡染著初陽 樸拙的流韻攬遍風華的蕭楓 把寂寥悲涼揉進余香的落花 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顫抖著嫩綠的魂魄在高山流水間迂回 曼妙著霧一樣的夢幻 與世無爭 如癡如醉 +10我喜歡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德國〕布萊希特★ 我爺爺去世時,奶奶已七十二歲了。爺爺在巴登的一個小城里開一家小小印刷廠,專營石版印刷,死前和兩三個助手一起在廠里工作。奶奶操勞家務,不雇女傭,照管著荒涼破落的老屋,為大人和孩子們煮飯燒菜。她是一個瘦小的婦人,蜥蜴般的眼睛炯炯有神,但說起話來慢吞吞的。她含辛茹苦把五個孩子撫養成人——她本來養了七個。為了孩子們,她年復一年地消瘦下去。孩子中有兩個姑娘到美國去了,兩個兒子也離了家。只有最小的一個因為體弱多病,在小城里。他是印刷工人,已成了家,家里人口很多。因此爺爺去世時,老家只有她一個人。孩子們寫信來時,問起她今后打算怎樣生活。有的請她去住,做印刷工人的小兒子則希望帶著家人一起搬到她屋子里去。可是老奶奶一一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只希望每個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稍稍捎些錢來。這家印刷廠早已過時,幾乎沒有什么生意,甚至負了債。孩子們來信說,她不能獨個兒住著。但她硬是不同意,他們只好屈服,每月寄給她一小筆款子。她想,反正做印刷工人的小兒子還住在這個小城里呢。印刷工人有時也寫信給哥哥和姐姐,向他們談談母親的情況。從他給我爹的信中以及奶奶安葬后兩年我爹一次訪問所獲悉的情況中,才使我對這兩年內發生的事有一個粗略的印象。看來,奶奶拒絕印刷工人搬到她那寬敞而現在卻是空蕩蕩的屋子里去住,一開始就使他十分失望。他和四個孩子住在三間房間里。奶奶跟他們的關系并不怎么密切,只是每星期日下午帶孩子們去喝咖啡,別的什么都談不上。她每季去看望她的兒子一二次,幫助兒媳做做家事。年輕的媳婦嘀咕了幾句,說住在印刷工人的屋子里實在太擠啦。印刷工人沉不住氣,在信里大發牢騷。有一次我爹寫信問他,奶奶現在干些什么,他的回答只是寥寥數語,說她常去看電影。咱個應當理解,看電影在當時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在她子女的心目中尤其如此。三十年前的電影同今天的不一樣。它總是在設備簡陋、通風不良的場所放映,往往在玩九柱戲的球道上演出,入場處前面貼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上面畫著兇殺和戀愛悲劇的慘相。到那邊去的只是少年,或者是一對對貪圖那邊光線黑暗的情侶。孤零零的一個老太婆去那兒,必然引人十分注目。去看這種電影,還有一方面要考慮。入場券肯定很便宜,但這種娛樂在等級上跟吃甜食相差無幾,這就等于“瞎花錢”,瞎花錢是不光彩的。還得說一句,我奶奶不但不經常跟本地她的那個兒子來往,而且也沒有任何熟人去看她或邀請她。她從來不赴小城的咖啡茶會,卻常常到一個補鞋匠的工場里去,工場坐落在一條聲名狼藉的小巷里,特別在下午,總有各式各樣不大正派的人閑坐著,其中有地位低微的女侍者和青年工匠。補鞋匠是個中年人,曾游歷世界各地,但結果一無所得。據說他也喝酒。跟這種人交往,對老奶奶來說無論如何是有失身份的。印刷工人在一封信中說,他曾同他母親談過這件事,但得到的卻是冷冷的回答。 “他看到些什么了?”這就是她的答復,談話就此中斷。和我奶奶商談她不愿意聽從的事,可不是那么簡單哪。在爺爺死后半年左右,印刷工人寫信給我爹說,他母親現在隔天就要在飯店里吃飯。這消息多么令人震驚!奶奶一生本來為一家十余口煮飯燒菜,吃的一直只是一些殘羹,如今卻上飯店吃喝起來了!她究竟怎么啦?不久我爹出差到家鄉附近一帶,于是去探望他的母親。他去看奶奶時,奶奶正想出去。她重新把帽子放下,給他斟一杯紅葡萄酒,并給他吃干面包片。她看去鎮定自若,既沒有特別興奮,也并非默不作聲。她問起我們大家的情況,當然沒有問得特別詳細;她主要想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櫻桃吃。她還跟過去一模一樣。房間自然一塵不染,她看去也挺健康。她的新生活方面,只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她不想跟我爹一起到墓地去掃丈夫的墓。 “你一個人去吧,”她漫不經心地說,“他的墓在第十一排左面第三座。我還得去別的地方呢。” 印刷工人事后又說,她諒必是到補鞋匠那里去了。他大發牢騷。 “我和家里人蹲在這幾間小房里,只能干五小時的活,掙的錢又少,我的氣喘病又發作了。可大街里那間屋子卻空著不住人。” 我爹在旅館里租一間房間,等著邀奶奶去住,至少形式上表了一下態;但她置之不理。哪怕整屋子都是家里人,她還是提出一些反對的理由,說他不該和家人一起來住,把旅館房錢白白花費了。看來她要和家庭生活一刀兩斷,現在想走一條適合自己脾胃的新路。我爹的脾氣很好,既然看到奶奶十分愉快,就對我叔父說,一切聽老太太自便吧?可她究竟想干什么呢!根據下一步報導,她已訂了一輛“布雷克”,想在某一個星期四到什么地方去遠足。 “布雷克”是一種大型高輪馬車,坐得下整整一家人。過去有幾次,當我們做孫子孫女的去看爺爺時,爺爺曾租了這種“布雷克”馬車。當時奶奶一直待在家里。她不屑地把手一揮,拒絕一起去。乘了“布雷克”馬車后,她又去K城旅行。這是一個大城市,乘火車約兩小時才到。那邊正在賽馬,奶奶就是乘車去看馬的。印刷工人現在簡直驚惶失措了,他真想請一位醫師。我爹看信時搖著頭,但不主張請醫師。我奶奶不是獨個兒去K城的,有一個姑娘伴她同行。印刷工人信里說,姑娘是個傻里傻氣的人,是老奶奶隔天吃飯的那家飯店里的廚師助手。從這時起,這位“怪姑娘”就牽著奶奶的鼻子走。看來,奶奶把她當作寶貝似的寵著她。她帶奶奶去看電影,到那個補皮鞋的鋪子里去,那鞋匠還是社會民主黨人呢。傳說這兩個女人在廚房里一面玩牌,一面喝紅葡萄酒。 “現在她替那個'怪姑娘'買一頂帽子,上面還有玫瑰花,”印刷工人灰心絕望地說。 “而咱們的安娜連圣餐時穿的衣服都沒有!”叔父的信寫得歇斯底里氣十足,信里一個勁兒數落著我們親愛的奶奶,而且絲毫不肯讓步。別的情況,我是從爹那兒獲悉的。旅館老板向他眨巴著眼睛,悄悄說:“B太太像大伙兒說開的那樣,現在正在尋歡作樂呢。” 實際上,我奶奶在最后幾年,生活上一點也不寬裕。不上飯店時,她一般吃少許蛋制品,喝些咖啡,主要吃的是她喜愛的干面包片。為此,她破費買些便宜的紅葡萄酒,每餐總要喝上一小杯。她屋子收拾得很干凈——不僅僅收拾她所住的臥室和所用的廚房。但她瞞著兒孫偷偷在抵押。大家始終不知道她的錢究竟花到哪兒去了,看來她都給那個補鞋匠了。奶奶死后,他搬到另一個城里,據說在那兒開了一家規模很大的鞋店。嚴格地說,她一生前后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生活。第一階段的生活是她做女兒、妻子和母親時代的;第二階段則純粹以B太太的面目出現。這時她孑然一身,不盡任何義務,經濟情況雖不十分好,但比較寬裕。第一階段的生活前后長達六十年,第二階段卻不到兩年。我爹后來得悉,她在最后半年對一般人干脆置之不理。夏天,她清晨三點鐘就起床,在小城空蕩蕩的街上漫步,因為她只有一個人。她有時去看望牧師,據大伙兒說,那位跟老太太作伴的牧師,竟也邀她一起去看電影!她一點也不孤獨。在補鞋匠那兒顯然有一群興高采烈的人們,他們在高談闊論。她在那兒經常帶著自己一瓶紅葡酒站著,只顧喝自己杯里的酒,而別人卻夸夸其談,對可敬的當局大肆攻擊。這瓶紅酒她是專留給自己的,有時也帶些烈性的酒給大伙兒喝。某一個秋日早晨,她突然在臥室里去世了。她不是死在床上,而是死在窗口的一把木椅里。她本來請那位“怪姑娘”在晚上看電影,因而死時姑娘在她身邊。她活到七十四歲。我看到過她的一張照片,掛在死時睡的那張床上。這照片是專為她兒孫們攝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張滿是皺紋的小小的臉,嘴唇狹而嘴巴闊。她的臉很小,但并不渺小。她長年累月奴仆般地勞動,只有短短幾年才飽享清福,終于油盡燈枯,了卻一生。 +10我喜歡